瞻园中的雪浪石上"东坡居士"四字是谁所提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3 14:57:24

瞻园静妙堂东侧圆门旁,有一块“雪浪石”,上刻“东坡居士书记”。这块雪浪石宛若一团雪花,经过阳光自东向西的照射,渐渐融解成大小不同的小溶洞。石之反面,则形成一条条斜纹,恰似一道道雪浪。此石可四面观。石上的溶洞与斜纹有透视感和动态感,构图与方向均有虚实的变化,每个剖面都有变异,每个角度都给人以一个新的景观,古朴典雅,耐人寻味。
  苏轼一生酷爱藏石。相传,宋元丰八年,苏轼任登州知州仅五天便被降职贬官,心情沉闷,郁郁寡欢,归京途中,曾借酒消愁,醉卧中山花园(在今河北定州),梦星宿坠落,恍然惊醒,遂得此石。苏轼欣喜若狂,如醉如痴,心情豁然开朗。
  据定州志记载:苏轼在中山后圃偶得一石,此石黑质白脉,中涵水纹,犹如当时著名蜀人画家孙知微所绘《山涧奔涌图》,故名“雪浪石”。此石深得东坡居士的喜爱,遂从曲阳运来汉白玉石,琢成芙蓉盆将石放入盆中,移至其所,并将其室命名为“雪浪斋”,并赋诗云:“……承平百年烽燧冷,此物僵卧枯榆根。画师争摹雪浪势,天工不见雷斧痕。离堆四百才江水,坐无蜀士谁与论,老翁儿戏作飞雪,把酒坐看珠跳盆。此身自幼熟非梦,故园山水聊心存。”
 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,其所爱雪浪石也几经磨难,此石在宋哲宗绍圣元年四月(公元1094年),苏轼被贬至英州之后便逐渐埋没,直至明万历年间,原盆石才被发现,清康熙四十一年,州牧韩逢庥将盆石移至众春园内,1947年定县(现定州市)解放时众春园被毁,所幸雪浪石完好无损,1952年定县人民政府特做“雪浪亭”加以保护,才使这块“宋代第一名石”得以保存至今。
  可见瞻园中的雪浪石非东坡所藏之石,而上面的提字当亦非出于东坡之手,乃是后人附会。